中国家庭数学启蒙 4 大模式,你属于哪一种?
一项针对广东学龄前家长的调查 [1] 显示,中国家长在投入幼儿数学启蒙活动方面主要呈现 4 种模式:
(1)低投入-缓慢上升组(38.24%): 起始水平低,随后活动频率缓慢增加。
(2)高投入-中速上升组(11.97%):起始水平高,随后持续中速增长。
(3)低投入-快速上升组(30.88%):起始水平低,但随后活动频率急剧增加。
(4)高投入-下降组(18.91%):起始水平高,但随后活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。
研究还发现,家长对于 "数学技能重要性" 以及 "儿童应该在哪个年龄段掌握数学技能" 的信念会影响他们在家庭数学启蒙模式的选择。认为孩子掌握数学技能不那么重要的家长更有可能属于 "低投入-缓慢上升组";而预期孩子应在较晚年龄才掌握数学技能的家长,更不可能属于 "高投入-中速上升组" 和 "高投入-下降组"。而孩子性别,是否有兄弟姐妹,父母受教育水平,以及家庭收入方面并没有显著影响家庭数学启蒙模式的影响。
研究人员在 2014 年对广东 476 个孩子就读幼儿园小班的家庭展开问卷调查,并在 2015 和 2016 年进行随访后得出上述结论。家庭数学启蒙包括 4 种方式:教育小孩数学技能,为小孩提供数学书籍,和小孩进行数学游戏,以及让小孩参与数学应用活动。
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 [1] 并不批判这 4 种模式的好坏,而是希望通过揭示中国家庭数学启蒙的投入模式,更好的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支持策略。
Reference